上海通领科技:三次IPO尝试后聚焦北交所汽车内饰件行业录得高成长潜力

  在经历了上交所和深交所两度IPO失利后,上海通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通领科技)近期将目光转向北交所。作为一家专门干汽车内饰件研发、生产和销售的高新科技企业,通领科技的上市之路可谓风波不断。

  自2015年11月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以来,通领科技在2022年和2023年先后尝试在上交所和深交所进行IPO,但均遭遇证监会的拒绝。这一波折并没有阻止其进军长期资金市场的决心,2024年底,通领科技再次披露招股书,计划在北交所上市,目前已收到审核问询。

  通领科技主营业务涵盖门板饰条、主仪表饰板和中控饰板等,大范围的应用于乘用车市场。其客户群体包括了一汽大众、北美通用、比亚迪等30余家国内外主机厂,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。依据招股书,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,通领科技的营业收入持续上涨,从8.46亿元增至4.90亿元,其扣非净利润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。

  近年来,公司的外销收入显著上升,2024年上半年超过42%。然而,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,内销收入却在不断波动,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均现明显下滑,这引发了北交所的细致关注。

  在盈利能力方面,通领科技的综合毛利率从2021年的20.76%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28.87%,显示出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。但北交所也关注到,它的毛利率与行业均值存在一定差距,询问其境内外营业表现差异的具体原因,要求通领科技提供更详实的解释。

  通领科技的招股书还显示,其历史上曾因内控问题被全国股转公司监督管理,这引发了交易所的担忧。对有关资金占用、个税未及时披露,以及财务报表更正等问题,北交所要求公司做详细说明并采取整改措施。此外,公司在质量控制方面也面临压力,报告期内质量索赔费用飙升,尤其是大众途昂和北美大众Atlas项目的索赔事件,给其品牌和财务健康带来了威胁。

  同时,通领科技也警示投资者,境外市场的复杂环境可能导致业务增长放缓。虽然公司展示了出色的业务增长潜力与风险控制能力,但在资金管理和质量管控等方面的挑战仍需引起重视。

  随着市场对汽车内饰件的工艺与质量发展要求日益提高,通领科技的IPO之路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和监管考验。能否顺利上市、稳健发展,值得持续关注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